|
|
日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
---|
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酒文化遺產,既有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,又有通過口傳心授形式傳承下來,以非物質文化形態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其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。
非遺是指各族人民創造并世代相承的,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。非遺是非物質形態的、不可觸摸的。在國務院公布的五批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”共1557項中,與酒相關的項目共34項;省級項目15777項中,與酒相關的項目達220多項。今年,中國酒業協會提出酒業建設的33條,提出對文化遺產進行“雙創”和“活化”的戰略思考,必將對未來產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。
據統計,2022年1~12月,白酒產能占酒業產能的12.37%,卻完成69.7%的銷售收入,實現88.4%的利潤;啤酒銷售收入為酒業的18.4%,黃酒銷售收入僅為白酒的1.1%,葡萄酒銷售收入僅為白酒的1.0%。黃酒產業發展遠遠落后于中國酒業發展速率,白酒產業成為飲料酒支柱產業,黃酒生存空間正逐步壓縮。
國際葡萄酒與烈酒研究機構IWSR的數據顯示,在2022年至2027年期間,印度、墨西哥和巴西將取代美國和中國,成為酒精飲料銷量增長的關鍵市場。在2021~2022年間,僅印度就占了全球酒精飲料銷量增長的1/3,這是由于啤酒類別全面復蘇以及烈酒增長非常顯著,特別是威士忌交易活躍,并且國產白蘭地、朗姆酒、伏特加和金酒也表現出類似的增長勢頭。